中秋节快到了
月饼侬切了伐
每逢中秋临近,月饼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不少品牌为了抓住消费者,一直下苦工各种“推陈出新”。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职工食堂每年都会推出月饼,只是今年第一次推出定制款月饼——流心雪媚娘系列。因其印有医院的名称和图案,一夜爆火申城。
不少网友都说,“不开心的时候就吃点‘精神饼’,吃完人就精神了!”。
无心插柳柳成荫,“宛平南路600号月饼”被炒卖到高价。
从某二手闲置转让平台可以看到,一些个人卖家将月饼礼盒的价格标到了599以及699元,甚至有网友爆料看到了1288元的标价,令人匪夷所思。
据悉,这些“宛平南路600号月饼”因外观漂亮,以及独特的“600号”印章在网络上走红,成为了“网红月饼”,但其实这些只是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医院内部作为员工福利而“自产自销”的月饼礼盒,并非对外出售的商品。
相关人士表示,推出这款月饼的初衷很简单,是因为后勤就想在背后支持医护人员。这款月饼能成为“网红”,说明了大家越来越关注精神健康。
而对于平台上出售的这些月饼,由于无法确保安全和出处,切勿盲目消费,谨防买到假货。
今年,医院出产的月饼似乎格外受到大家的关注。
除了“精神月饼”,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的“小龙虾月饼”和“腌笃鲜月饼”、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美食文创月饼、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医学元素手工月饼、瑞金医院印有院士真迹的鲜肉月饼都吸引众多目光。
在各种商品都疯狂迭代的时代,大家对大型商超售卖的传统月饼,似乎产生了“审美疲劳”,而月饼和医院的跨界混搭,成为今年中秋月饼新风潮。口味更新鲜,价格也接地气,还有“治愈感”包含其中。
不过,这些医院月饼多不对外销售,网络平台销售来源不明,这里还提醒消费者谨慎购买。另外,疫情防控期间,希望市民不要前往医院购买,也不要跑去医院“打卡”,以免影响正常医疗秩序。
本文综合自看看新闻、新民晚报、钛媒体等
编辑:佐宇
责任编辑:陈敏
新闻工匠,打造最有品质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