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络营销 https://www.lizecheng.net/category-E-Marketing.html
蚂蚁集团正更清楚地告诉消费者,哪些信用贷的资金来自蚂蚁,哪些信贷来自与蚂蚁合作的金融机构,以满足监管合规的要求。
周一(11月8日),蚂蚁集团针对部分用户“借呗”页面更名“信用贷”的变化时说,他们正对“借呗”进行品牌隔离。“借呗”和“花呗”将划归今年6月新成立的蚂蚁消费金融公司。
日后只有由蚂蚁消费金融提供的分期付款服务或者信用贷,才会标上“花呗”或者“借呗”。由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提供资金、但借助蚂蚁集团提供数据信息的贷款,则会变成“信用贷”。
该调整是今年4月央行对蚂蚁提出的一揽子整改要求的一部分。当时央行要求蚂蚁“回归支付本源”,除了将“借呗”、“花呗”全部纳入消费金融公司,还要断开支付宝与“花呗”、“借呗”等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
此举让银行走向台前的同时,也令蚂蚁失去了过去用2块钱本金放贷100块的能力,变成最低得有10块钱才能放贷100块、放贷难度提高了四倍。这是监管对消费金融公司十倍杠杆率的限制。如果蚂蚁和金融机构一起放贷,假设还是放贷100块,根据最新的互联网贷款新规,蚂蚁最少要出资30块。此外,蚂蚁还要满足资本金大于信贷余额10%的监管规定。
我们曾在《当蚂蚁变成大象:全球最大IPO何以戛然而止?》里详细解释了蚂蚁集团如何在最鼎盛的时候只用30亿资本金就发放了3000亿元贷款。2020年上半年年末,蚂蚁“花呗”、“借呗”合计贷款余额为1.7万亿,绝大多数资金由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提供。
随着监管对蚂蚁集团核心业务的合规要求,以最为公开、最为戏剧性的方式全面提升,蚂蚁放贷难度大大增加。原先一本万利的生意变得无利可图且充满风险。今年第二季度他们净利润同比减少了约三成。估值的想象空间也缩水八九成。(龚方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