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密克戎已到香港,张文宏观点应被质疑,“目前对我国不会产生大的影响”或产生误导

用延时喷剂做更强男人

文/杨辰

11月28日,上海市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医生在其个人社交账号发文,就“奥密克戎毒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对中国目前还不会产生大的影响,中国目前的快速响应与动态清零策略是可以应对各种类型的新冠变种的。”

“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11月29日消息,针对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发现和流行情况。2021年11月9日,南非首次从病例样本中检测到一种新冠病毒B.1.1.529变异株。短短2周时间,该变异株即成为南非豪登省新冠感染病例的绝对优势变异株,增长迅猛。11月26日,WHO将其定义为第五种“关切变异株”(variantofconcern,VOC),取名希腊字母Omicron(奥密克戎)变异株。截至11月28日,南非、以色列、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奥地利和中国香港等,已监测到该变异株的输入。我国其他省市尚未发现该变异株的输入。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南非首先发现和报道,但不代表这个病毒是在南非演变形成的,变异株的发现地不一定是起源地。

我们看到,奥密克戎已经进入中国香港,距离中国内地近在咫尺,当年的非典也是先在香港等地传播,后来造成几乎遍布全国各省市的传播。所以对于今天传染性更强的奥密克戎,中国的防范力度绝不可降低,不可掉以轻心,对于张网红说的所谓“我认为对中国目前还不会产生大的影响”,或是一种严重误导,作为疾控中心的专家,怎么可以现在就下“对中国目前还不会产生大的影响”这样的话呢,现在中国应当防微杜渐,对于任何可能导致严重危害的病毒我国防疫机构都应当严阵以待才是,任何可能导致麻痹大意的话,现在说很不合适。

张文宏于7月29日凌晨发布的一条微博。

他在微博中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相信,疫情不会短期结束,可能长期也结束不了。现在世界上大多数病毒学家都认可这是一个常驻病毒,世界要学会与这个病毒共存。南京疫情让我们再次看到病毒的无时不在。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未来的风险一直会有。世界如何与病毒共存,各个国家都在作出自己的回答。中国曾经给出一张漂亮的答卷,南京疫情之后,我们一定会学习到更多。未来中国选择的方式一定是既保证与世界的命运共同体,实现与世界的互通,回归正常的生活,同时又能保障国民免于对病毒的恐惧。中国应该有这样的智慧。”但在8月7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发表了原卫生部部长高强的撰文,《“与病毒共存”可行吗?》。他在文中表示,“与病毒共存”绝不可行,人类与病毒是“有你无我、你死我活”的关系,人类最终战胜病毒需要依靠能够杀死病毒的药物,现阶段不仅不能放松,还要进一步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坚决“御病毒于国门之外”,将病毒消灭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本段据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7852330904816036&wfr=spider&for=pc)张文宏与病毒共存的观点,遭到曾经成功指挥卫生系统战胜非典的原卫生部部长的批评和否定,除此以外,广大专家网友也广泛质疑张文宏的所谓“与病毒共存”的观点,如果这种观点与疫情期间开放国门,或引进存在生物战危险的国外疫苗相裹挟,势必对我国的抗疫防疫造成严重不利影响。

因此,我们也应当有理由质疑,既然张网红曾主张与“与病毒共存”的观点十分危险,误导性极强,那么现在是否还应当让这个人在出现影响视听,上来就抛出一个“对中国目前还不会产生大的影响”观点,似乎把这个新病毒变种潜在风险看轻了,他的话应当被严重质疑,鉴于上述,我们认为疾控部门对张网红的言行有所限制,有关部门、媒体和广大网友把张网红列入“值得重点质疑和观点应重点商榷”的专家名单,绝不可对其偏听偏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