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思尔股票网 http://www.usb-abc.com/
2022年是崭新的一年,也是让人充满期待的一年。新的一年,您有什么美好的愿望,欢迎与大家分享。
从即日起,本报开辟《谈谈我的新年愿望》专栏,敬请读者关注。
本报讯 (记者何晓玲)大运河穿城而过,流淌过千年岁月,给沧州留下许多宝贵的历史、文化、生态资源。作为沧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者,穆绍凯2022年的愿望是,把大运河两岸建设得更好,让沧州百姓更多地享受运河“红利”。
穆绍凯是沧州中心城区31公里生态廊道项目建设负责人,曾参与大运河生态修复展示区一期、大运河生态修复与环境整治续建工程(百狮园、佟家花园项目)、南运河沧州市区段综合治理工程(石黄高速至京沪高速)的建设。
昨天,穆绍凯来到大运河生态修复展示区一期现场,把车停好后,步行往公园里面走。他一边走,一边观看现场的施工情况。每天到现场转一转,是穆绍凯多年养成的工作习惯。
大运河生态修复展示区一期目前正在进行改造提升,这是沧州中心城区31公里生态廊道项目建设的一部分。大运河生态修复展示区一期现场,正在进行水系开挖、地形打造、乔木补种等工作。穆绍凯督促施工方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加快施工,力争又快又好地完成既定目标。
“按照计划,春节前要完成运河两岸的乔木补种。我每天来转转,看看进展,心里踏实。”穆绍凯说。穆绍凯是邯郸人,从2014年开始参与大运河文化带项目建设,对沧州和大运河有着很深的感情。
穆绍凯说,在新的一年,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加快大运河两岸的项目建设,最大限度地把大运河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体现出来,让沧州人更多地受益于运河。
(文章来源:沧州晚报)
文章来源:沧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