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多家上市公司发布重要股东股权质押公告,其中高比例质押现象引来市场关注。
2月24日,开元教育发布股份质押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质押999万股股票,占其所持股份的57%。
同日,亦有两家上市公司发布大股东股份质押公告,均提示相关股东高比例质押(质押率超80%)风险,引来投资者担忧。
2月24日,一家创业板公司发布持股5%以上股东部分股份质押公告,称公司第一大股东所持部分股份办理了质押业务。同时提示风险,该第一大股东质押股份数量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数量比例已超过80%。无独有偶,另一家主板公司也于同日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所持部分股权办理质押手续,累计质押率超80%,提醒投资者注意相关风险。
同时,两家公司也披露了大股东高比例质押原因,一家源于股东个人投资需求,另一家则将原因归于股价波动等因素造成股东多次补充质押。
另外,两家公司也强调,相关股东质押股份不存在平仓风险,也不会导致公司实控权变更。后续若遇平仓风险,相关股东会采取补充质押、提前购回等方式应对。
“上市公司大股东股票质押的风险本质上是质押融资担保物不足引起的融资风险。”植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罗寒律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股票市场出现较大幅度下跌时,质押的股票市值存在无法覆盖大股东融资金额的风险,大股东若不能及时赎回股票或补充保证金、担保物,则会出现质押股票被强行平仓的风险,可能引发投资人对于上市公司经营或控制权潜在不确定性的担忧,导致上市公司股价进一步下跌,进一步损害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
“大股东股权质押融资与股票市场波动密切相关,股价对大股东股权质押的融资金额、预警线和平仓线具有较大的影响,除了平仓可能带来控制权转移风险外,也不排除有些大股东铤而走险,采用违法违规手段来提升股价。”华鑫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严凯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虽然高比例质押潜在风险较大,但合理的股权质押不仅能够为公司股东提供融资,还能提高资金效率。
“股权质押作为一种融资手段,在控制好质押价格、比例,资金使用周期等关键方面的前提下,合理的股权质押不仅可以解决上市公司股东的融资需求,还可以实现资金效率最大化。”北京阳光天泓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王维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从最近公布情况来看,大股东高比例质押突出问题已得到明显改观。
2月23日,中国证监会上市部副主任郭俊在“第四届西城区企业上市主题交流活动”上透露,上市公司大股东高比例质押的家数下降至241家,较最高峰减少2/3,全市场股份质押市值占比由最高峰的接近12%降至目前的4.6%,这一困扰市场的突出问题得到大幅改观。
严凯文表示,近两年来,监管部门在持续强化场内业务监管、持续压实大股东主体责任、推动跨部门监管同向协同等多方面实施政策“组合拳”,推动平稳有序化解股票质押风险,避免集中平仓对股票二级市场平稳运行带来冲击。
严凯文进一步表示,监管部门严控A股股权质押风险,多措并举化解风险,如要求券商对新增股票质押项目加强审核、降低上市公司大股东股票质押率上限,并严控券商股票质押融资业务规模总量。随着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未来股票质押融资业务将更加稳健与健康。
关于如何进一步化解上市公司大股东高比例质押风险,罗寒建议上市公司需加强信披与风控。他认为,一方面,上市公司应当严格按照信息披露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促进场内外质押各方之间的信息共享,保障投资人的知情权利,以利于监管机构进行监督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应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如遇平仓风险时,上市公司大股东应同资金融出方提前协商,通过部分提前购回、延期购回、补充担保物等方式避免被强行平仓。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支付宝充值新加坡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