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大战一直是军事圈中经久不衰的话题,二战中美国对日本使用的两颗原子弹让大众最直观得了解到了核武器的威力,之后各国对于核大战的研究也一直没有中断过。在2019年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就模拟过北约与俄罗斯之间发生核大战。
美国的核战争模拟
在普林斯顿大学建立的核大战模型中,整个核大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北约和俄罗斯之间最开始的核冲突。在这个阶段,美国出动部署在东海岸和欧洲的180架各类战机,对俄罗斯发动核打击,俄罗斯则发射300枚核武器打击美国西部。这个阶段会持续3小时,共计造成260万人死亡。
第二个阶段是双方出于战争需求,对对方的军用设施进行打击。该阶段因为是摧毁敌方重要军事设施,因此双方的打击速度很快,仅有45分钟。美国通过使用战略核潜艇,部署在西欧和本土的陆基导弹,对俄罗斯投送了600枚核弹头。俄罗斯的导弹井、洲际导弹移动发射车和战略核潜艇会对美国、西欧进行核打击。在该阶段中,双方会死亡340万人。
到了第三个阶段,就是美俄双方互相扔核弹的地步了。这个阶段俄罗斯和北约会开始摧毁对方的重要工业城市,以达到削减对方工业生产能力的目的。在本次核打击中,北约、俄罗斯双方会有共计至少60个大型城市遭到核打击,死亡人数加起来将超过8500万人。
通过数小时的核打击,双方的伤亡加起来达到了9000万人。而且通过对对方大型城市群进行核打击,双方的工业建设能力基本被摧毁殆尽,退回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阶段。整个西欧化为废墟,俄罗斯和美国大片土地也沦为焦土。再加上生产力倒退产生的饥荒和社会崩溃,这次核大战死亡的人数极有可能超过1亿,甚至接近2亿。
现实中的核大战
核武器的存在让战争充满了不确定性,一旦战争演化为核大战,那么整个世界都将承受极大的代价。像普林斯顿大学的核大战模型,还只是北约和俄罗斯之间的核大战。在现实世界中,一旦真的到了爆发全面核战的地步,不可能只是两个国家之前互相扔核弹,而是整个世界都陷入了全面战争,导致至少一半的拥核国家使用核弹。
核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也正是因为核大战的危害性,让现代社会爆发全面战争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至于爆发核大战,在现有的国际交往逻辑中,可能性几乎等同于零。苏联当初解体的教训证明了一个大国可以从内部攻克,所以现代各国之间的竞争开始转为更加“文明”的方式,像贸易战、经济战等。
在普林斯顿大学的模型中,北约和俄罗斯加起来死伤9000万人看起来很多,却并没有彻底摧毁对方。所以在全面核大战爆发后,战争不仅会继续,而且自己的损失会大到不可接受。在有更“文明”的战争手段的前提下,核大战几乎不可能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