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电商VS新电商

编辑导语:新型电商快速崛起,无数用户在各大直播间激情下单,唱衰双十一的声音比比皆是,这让我们思考,这是不是代表传统电商将会没落?本文作者就这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即便新型电商势头猛烈,但传统电商依然不死,一起来看看吧。

今年的双十一,早在上个月20日便早早的开始了预售!各大平台、各个商家有关双十一的营销活动也是络绎不绝。在这一片火热的市场环境下,我发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情。除了各种营销活动内容充斥网路之外,还听到了另一种唱衰的声音。

有不少的媒体、大V都在大胆预测,今年的双十一可能会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考,之后将会出现历史的分水岭。双十一从2019年伊始,到2021年,将会进入一个拐点,然后逐渐走向没落。

这样的声音其实早几年就有了,但今年似乎格外的多,瞬间让我觉得今年的双十一似乎有点与众不同。于是带着这个问题,我认真思考了一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都觉得双十一将不复存在,尤其是今年,这种声音更甚了?

我大致总结了一下网上这类声音,主要都是从两个角度出发:首先,双十一销售市场的疲软。虽然现在的双十一,销售额依然在不断的创造历史,但这是建立在预售时长不断被拉长、结算场景不断扩大等,被层层优化的数据支撑的结果。曾经零点抢购,过时不候的日子一去不回。所以横向比较之后,其实双十一的疲态显而易见。

同时,也有更多的人表示,越来越复杂的游戏规则,无限被拉长的预售时长等等,而这些都是在消耗消费者购物激情。与此同时,新型电商的崛起,各大视频平台、直播间,貌似天天都在双十一。

你在抖音、快手等平台,随便拉一个网红主播日常带货销售额出来看一下,日销过亿的直播间比比皆是,更不要替直播一哥一姐了。所以,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导致了双十一的风光不再!难道双十一真的要成为历史了么?

我认真思考了一下,纯个人的观点是:并没有!双十一不会被杀死,更不会没落!毕竟资本也不允许,因为纵观全年,没有哪一天、哪一个噱头可以比双十一更冠冕堂皇割韭菜的了。(算字测名:11月11日,宜:割韭菜)

一、玩法越来越复杂?预售周期被拉长?

那为什么双十一的规则越来越复杂?预售周期要被不断拉长?这些问题所带来的后果,你以为那些拿着年薪几百万的策划人、高层领导,会完全不明白么?

他们之所以依然这么去搞,肯定不是因为遵循什么历史传统,故意唱反调。其实根本目的,还不是为了多赚一点钱!毕竟都是受资本控制。

什么意思?我给你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现在有两个人,小A和小B,她们都想买一件衣服,但是小A的心理价位是1000元,而小B的心理价位是700元。那如果你是一个卖家,请问你要如何给你的产品定价?你肯定会把产品定价成700元,这样小A和小B都会购买,这样你卖两件衣服就能完成1400的销售额。

那如果现在要求你赚更多的钱你又应该怎么做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价格定在1000元,然后设置一些优惠内容,比如满减、预付、抢券、拼团、分享等等一系列的操作。这样就可以700元拿下这件衣服。这时小A嫌弃麻烦就会1000元直接下单,而小B为了省钱,不嫌麻烦,于是就会按照商家的意愿去进行各种行为动作,最终700元买下衣服。这个时候,商家卖两件衣服就完成了1700的销售额。

明白了么?这样一番流程,商家同样卖了两件衣服,不仅销售额更高,同时还可能带来新增用户(小B的拼团、分享等等)

所以双十一之所以设置这么复杂的规则,不断拉长预售时长,其实根本目的是为了甄别用户,对不同消费能力,不同类型的用户打上标签。你说,如果之后商家要搞营销裂变,会把相关的活动信息推给小A还是小B?

跨境收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