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追凶者也》透过宋老二、王友全和董小凤三个人的视角,采用环形叙事手法,通过5个片段将整个追凶事件和盘托出,利用人物形象滑稽的境况消弭悲剧的氛围,而以隐喻的方式描绘了现实生活中底层小人物的尴尬处境。
导演曹保平在谈到电影关于黑色荒诞的表达时谈道:“黑色荒诞的感觉源于人物的处境和命运,这不是表演带来的,这是一种正经严肃的表达。”在宋老二这个人物的设置上,导演偏向于一种对金钱“无欲无求”的表达,正是这个与整体剧情都不相称的性格特征,使宋老二成为凶杀对象这一事实呈现得更加自然。
宋老二是一个耿直而倔强的存在,为了洗脱的污名而拖着疲惫却亢奋的身体乐此不疲地走在追凶的路上,他奔波的征程展现的是一种光荣的愤怒,是他竭尽所能地用执着丈量的良心和正义。宋老二在追凶这件事上展现出的执拗本来无可厚非,但在现代这个法治社会却显得格格不入。
于宋老二而言,其生命的圆满是在追凶途中的自我认同、重构与反思中建立起来的。导演透过宋老二追凶这一荒诞情节架构,在深切刻画人物孤独感和荒诞处境的同时,展现了一种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以及人物价值观消解与重建的过程。王友全本是一个无业青年,却因偷车而卷入凶杀案件,成了宋老二和董小凤的追踪对象。王友全偷车也是利益的驱使,不过这是对他心中的乌托邦———广州的追从。
他在事情败露之后选择逃亡,实际上是对自我价值和意义的追寻。这个人物形象所体现出的荒诞感实则是这个现实社会的悲哀。王友全内心拥有对广州的无限憧憬,无奈他是一个被排挤在正常社会生活之外的底层小人物,他对于大城市的美好向往与现实的生存困境存在强烈的反差,从而造就了其游离于法制之外的行为方式和非理性的精神状态。
在这个人物的表现上,喜剧效果十足,比如在和宋老二查验董小凤留在西服中的证据时,他拿着一叠数量不多的钱却尝试多次也没有数清楚。导演如此设计,一方面让王友全这个人物的表现更加立体,另一方面也冲淡了镜头下这桩凶案追踪所呈现出的紧张感。杀手董小凤是这部电影中悲剧色彩最为浓重的人物形象,同时也是表现该片荒诞喜剧风格的重头戏。
董小凤可谓一个亡命之徒,抢劫金店却为奸商所害而残忍地杀害了曾经“并肩作战”的伙伴,而后买房却又遭地产商欺骗,导致他走上了“取财”的不归路。
作为一名杀手,董小凤决绝而无情,他可以一边云淡风轻地讲述自己过去的经历,一边一刀一刀地扎向猫哥的身体,直到猫哥停止挣扎和呼吸。确认猫哥死亡之后,董小凤又不慌不忙地拿了猫哥的钱,并将刀清洗干净……而后在得知自己杀错人时,不但没有流露出一丝怜悯之情,反而说出“前面算送给你的”这种毫无人性的话。
然而,董小凤并非薄情寡义之人,他对萍姐的爱深沉而热烈,就是为了满足她在丽水花园买一套房子的愿望才走向了万劫不复。实质上,董小凤的一生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他背井离乡,一无所有,甚至过去的生活痕迹都被彻底清空,唯一可循的就是那造成如今所有不堪的抢劫经历。
无家可归的沉重使他丢失了可以寻得慰藉的精神家园,所以他将所有的情感投射在萍姐身上,而为这个女人买房子实际上也是他对于家的安全感的渴望。可悲的是,这个“家”的建立,又一次将他推向了犯罪的深渊。
董小凤是一个善恶结合体,代表了游走于社会边缘的小人物的爱与痛,现实的坎坷导致他们误入歧途,他们的人生可悲而无奈,但他们的恶是毫无怜悯性的,这种矛盾为电影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只是这并不是对他们的救赎,而是对他们鲜活却又可悲的人生的无奈谱写。
在喜剧色彩的表现上,导演将董小凤这个本该狠戾的杀手形象塑造成一个倒霉蛋,满嘴的东北方言和插科打诨增添了无限趣味。作为一名杀手,他不单杀错了人,还两次跟丢了掌握重要线索的王友全,而他和王友全的打斗过程更是笑料百出,明明他是整个打斗局面的掌控者,反而被弄得遍体鳞伤,“土贼”形象十足,活脱脱一个冷漠而又不靠谱的杀手形象。
电影《追凶者也》延续了导演曹保平一贯的审美趣味和精神观照,并做出了一定的变奏与突破。宋老二和王友全在追凶过程中的种种表现,体现的是一种道德与理性的回归,而董小凤则是主流价值的鲜明对立者,最终以死亡完成了对被害人和正确价值观的告慰。
该片展现的是一种理想主义状态中关于人性救赎的温存,其对边缘人物之于社会现实的疼痛和隔阂的展现,表达了导演深切的艺术思考,而该片荒诞喜剧风格的确立,则是对我国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冲突的深刻反思,表现出社会底层人物的精神困境。yy4480高清影院:http://www.yy4480.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