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万物互联+边缘智能助力信息互联颠覆式创新。智能传感器作为物联网、VR、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感知层重要功能器件和基础核心元器件,是决定智能物联网时代产业发展的关键。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智能传感器等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2021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要做强传感类等元器件产业,夯实信息技术产业基础。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产业大升级、行业大融合的态势,加快电子元器件及配套材料和设备仪器等基础电子产业发展,对推进信息技术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乃至实现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加快推动我国智能传感器发展,报告系统梳理了全球智能传感器市场概况及未来趋势,重点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的发展战略规划,结合产业链图谱及全国各地发展实际,指出我国智能传感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针对存在的短板问题提出可操作性强的策略建议,旨在进一步健全智能传感器生态体系,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撑构建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数字中国。
全球智能传感器市场概况及发展趋势
作为数字时代的感知层,智能传感器是集成传感芯片、通信芯片、微处理器、软件算法等于一体的系统级产品,紧密衔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已成为支撑万物互联、万事智联的重要基础产业。伴随着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VR/AR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应用正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产业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亚太地区将成为2020-2025年全球智能传感器消费市场份额增长最快的地区
美国、日本、德国占据全球传感器市场七成份额
智能传感器是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传感器产业的主流形态。世界主要工业强国纷纷对智能传感器谋篇布局,欧洲、美国、日本等拥有良好的技术基础,产业链上下游配套成熟,几乎垄断了“高、精、尖”的智能传感器市场,中国企业竞争力较弱。当前,全球传感器市场的主要厂商有通用电气(GE)、爱默生(Emerson)、西门子(Siemens)、博世(Bosch)、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霍尼韦尔(Honeywell)、ABB、横河电机(Yokogawa)、欧姆龙(Omron)、施耐德电气(Schneider)、E+H(Endress+Hauser)等,全球传感器市场70%份额被欧美企业把控。从2020年全球智能传感器产业调查数据中(图2)可知,美国智能传感器产值占比最高,达到43.3%,欧洲次之,占比29.7%,北美、欧洲、日本占据全球传感器市场九成以上份额,是全球智能传感器最主要生产基地,而亚太地区(中国、印度等)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我国成为全球智能传感器市场发展最快地区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生产、出口和消费国。近年来,中国消费电子类产品,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等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带动加速传感器、陀螺仪、硅麦克风等智能传感器行业需求的快速增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智能传感器消费市场发展最快的地区。据统计,2019年,我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37亿美元,本土化率将从2015年的13%提升到27%。
四川拓普测控以超二十年在测试测量领域的持续耕耘,注重技术积累和创新发展,不断升级换代,已架构和具备了成熟产品体系。现提供包括基于自有知识产权的PVIB高速总线系列模块化仪器与测试系统、iSensor系列一体化智能传感器、多形态外场实验信号记录仪,以及各领域专业应用的动态测试系统和解决方案。
PVIB总线系列模块化仪器与测试系统,提供兼顾多通道高度集成化与便携式的解决方案,各模块可集成构成多通道同步测试系统,也可模块化单独使用。针对电压、电流、电荷、压力、冲击波、应力应变、瞬态温度等动态信号和各类传感器完成信号调理、测量、存储及分析功能,同时具备了实时示波器和记录仪的典型功能。
iSensor智能传感器在微小的体积内实现了振动、温度、噪声等信号的测量、存储、分析和无线通信。由各类智能传感器和网管设备可组成iMS智慧工业互联测控系统,高度智能的实现了跨空间的多点分布式无线测量、无线数据集群管理、无线执行控制管理以及边缘计算,并将测量分析结果实时反馈到现场展示段和云端,实现分布式移动测试、远程云端测试系统,工业4.0典型应用。